新能源汽车发展稳步推进。一方面,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要稳定。另一方面,新能源汽车企业要进入。企业要通过竞争加强技术进步和产品进化,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,实现稳步前进。
一方面,新能源汽车政策要“稳”。另一方面,新能源汽车企业要“进入”。企业应通过竞争加强技术进步和产品进化,提高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。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,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1万辆和9.5万辆,同比下降36.9%和43.7%,这是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连续第五个月下降,且降幅正在扩大。
由于去年12月产销基数较高,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无法实现年初预期的目标,还可能成为负增长。
很多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担忧。一些否定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声音又开始泛滥了。笔者认为,越是困难的时候,越要保持战略定力。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。
坚持新发展理念,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推动高质量发展。这一要求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。
那么,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何才能实现稳步前进呢?
一方面,新能源汽车政策要“稳”。国际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,在产业孕育和崛起的初期,政府有必要通过一定的补贴来培育产业。但随着行业的逐渐成长和成熟,补贴最终会退出,行业会由政策驱动走向市场。
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财政补贴是大势所趋,但是退的幅度和节奏也很重要。与过去每辆新能源汽车平均补贴下降15%左右不同,2019年下半年,中央财政补贴下降50%,地方补贴取消。边坡后退的幅度很大,
远远超过企业降成本的速度,以至于部分企业不得不采取措施“控制亏损”,放缓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投放。与此同时,大部分地方政府并没有真正落实此前发布的非财税支持政策,这也使得消费者体验不如预期。
购买意愿不强。
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,“电动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、共享化”成为当前汽车产业变革的新趋势。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成为有效缓解我国能源和环境压力、促进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。
也是加快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。但由于技术不成熟,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远不及传统燃油汽车,短期内指望新能源汽车完全由市场驱动是不现实的。现在新能源汽车70%的销量来自限购城市。
这很能说明问题。因此,需要保持相关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,避免产业大起大落。
另一方面,新能源汽车企业要“进入”。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不断努力,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,但仍存在价格高、续航短、充电难等问题。
财政补贴政策在培育新能源汽车一级市场方面是有效的。但如果长期实施,企业容易产生政策“依赖”,失去技术开发和产品升级的动力和压力,行业也容易出现低水平的盲目扩张。这也是中国的决定。2020年以后,
财政补贴全额退出的初衷。因此,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的过程中,企业应通过竞争加强技术进步和产品进化,提升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。
没有企业的竞争,就没有产业的进步。回顾全球汽车的百年历史,既是一部市场竞争史,也是一部技术创新史。无论是造车新势力,还是传统车企,只有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,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
加快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融合创新,通过控制关键核心技术,培育比燃油车更具竞争力的产品,打造行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商业模式,赢得未来新的竞争优势。
关键词:新能源汽车稳中求进